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Intel在前幾年並不是很重視技術的發展,甚至用了財務出身的人當了執行長, 通常科技業領導者換了非科技專長的CEO就會開始以成本導向和當下開發利潤 決定要投入的資源, 但是很多創新是需要燒一陣子資金的, 在短期報酬不好的狀況下, 這些案子和相關人員會被砍掉, intel搞了一陣子後發現開始要繳智商稅, 製程上輸給TSMC, 行動裝置一直打不贏ARM陣營, x86 CPU被AMD追上, 現在又重新用上技術長出身的CEO.

AMD早些年也是有這症狀, 但是換了理科出身CEO 蘇姿豐, 開始重視科學和技術的管理, 在CPU市佔率已經急起直追.

我觀察高度競爭的科技業只要是換了財務出身的管理者就準備開始要走下坡....

TOP

Intel 應該把晶圓代工業務分割 賣給三星 再把產品製造丟給台積電和三星去競爭報價, 台灣的晶圓代工優勢是便宜的水電和高素質好管理的員工與企業低稅, 假設台積電要按照美國的法規(勞工法規 安全衛生管理 稅務與福利)在美國設廠, 獲利未必會比台灣台積電好, 美國的製造業只要和亞洲相關企業業務重疊 如果品質和效能沒比較好的話是穩死的, 應該要把低附加價值的業務賣給亞洲公司, 培養第二供應商讓彼此去競爭, 自身專心發展設計和專利, 跟亞洲公司搶代工做是死路一條.

TOP

矽材料的原子直徑是0.22nm, 所以0.22nm是物理理論極限, 做到2nm還有功能的話大約是容納8~9顆矽原子, 但是要逼近物理極限需要將原子一顆一顆排好, 要用MBE(分子束磊晶), IBM以前有成功過但是原子一顆一顆排 製造速度很慢

TOP

https://news.xfastest.com/tsmc/94741/tsmc-1nm-progress/
台積電 1nm 以下製程取得重大突破,已發表於 Nature

看來1nm還不是問題.......

TOP

雖然我不在半導體公司上班, 但是我猜測極限是兩顆原子的距離是0.44nm,因為原子單顆單顆排在一起就跟珍珠串一樣每顆原子只有頭尾相連兩個接觸面, 彼此的鍵結能力不足, 如果是兩串珍珠並排弄在一起, 至少三個面彼此鍵結.

電晶體Gate(閘極)區做太小會有產品耐用度的問題, 遇到靜電 IC容易被擊穿, 所以車用軍用需要耐操的產品都是用成熟製程.

TOP

產業分析要寫得好的作者必須要有工程背景再去念商研所的寫出來比較像樣, 但是有這實力的人不會去雜誌社, 薪水給不起

TOP

所以台積電可以領先至少10年?
mikeon88 發表於 2022-3-3 17:32



我覺得科技業很難預估, 十年前我也不覺得intel 和高通會遇到困難.  雖然我在電子業工作, 但是一股科技股我都沒買.

TOP

科技業有些特性不同於傳統產業

1. 變化快速難預估
2. 產品成功大賺, 不成功不會是打平而已, 都是暴虧
3. 少數關鍵研發人物直接影響公司營收, 一但keyman被挖走公司會陷入低谷
例如: Jim Keller這號人物, 60幾歲只幹工程師不做管理職, 但是是公司核心
https://news.xfastest.com/others/95498/amd-zen-jim-keller/
4. 過去成功的經驗會是未來失敗的基石

TOP

https://technews.tw/2022/07/29/i ... arnings-disappoint/

英特爾指出,第二季營收為 153.21 億美元,較 2021 年同期下滑 22%,也低於市場預期 179.2 億美元。本季淨虧損 4.54 億美元,較 2021 年同期下滑達 109%。毛利率由第一季的 50.4%,下滑至 36.5%。每股 EPS 為虧損 0.11 美元…….

EPS是負的⋯⋯

TOP

之前我看Discovery介紹台灣遠洋捕魚的紀錄片, 捕魚其實是大進大出的行業, 運氣好遇到兩三個魚群就爆倉, 運氣不好把油開到乾了也沒抓到魚, 但是船員的薪水, 船隻保養支出都是照付, 常常大賺或是大賠, 況且這都還是船上有先進的魚探機的情況下.

投資電子業其實和捕魚的風險也差不多, 很多不在科技業上班的人都對這行有太多幻想, 其實站在股東來看科技業沒比較高尚.

TOP

常上這討論區的朋友看著Mike指導比較不會陷入這種迷思,有些巴菲特神功只練一半的,三不五時我都想提醒ㄧ下

TOP

回復 88# Rickie

intc在我眼中有犯下一些錯誤:
1. 非X86 pc的應用比例太低
2. 出售Flash業務給SK-hynix
3. 晶圓製造能量不足應該外包但是又想搶代工
4. 顯示晶片一直做不起來
5. 移動裝置CPU一直做不起來
6. 任用非技術人員當CEO
7. 在公司內部硬是推動男女性別比例人數平等政策 (女生念理工的比例本來就少了, 推這政策找來的女性員工能力真的勝任嗎?)

TOP

返回列表